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加快建设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 > 资讯动态

发挥“南宁渠道”作用 深化与东盟经贸合作

发布时间:2024-11-25 08:39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日前,中国与东盟十国领导人宣布实质性结束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并发表联合声明。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于2022年11月启动,最终达成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标准技术法规与合格评定程序、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竞争和消费者保护、中小微企业、经济技术合作9个领域的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第7轮谈判是在南宁举行,“南宁渠道”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广西应深化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推动区域合作全面升级,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贡献力量。

加强产业合作,与东盟国家建立紧密的产业分工体系,充分发挥各国优势,强化国际产能合作。要在广西建设好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与东盟国家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互认、缉私执法和技术援助等海关合作,为产业合作提供更加便利的口岸通关;引导国内企业在广西投资布局面向东盟的合作生产基地,根据产品最终目标市场所在的国家或地区原产地规则,设置科学的境内外生产环节加工工序,推进国际合作。

巩固贸易关系,促进贸易多元化,拓展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领域。围绕我国自2022年起,5年力争从东盟国家进口1500亿美元农产品的计划,充分利用钦州、凭祥、东兴等口岸与进境肉类、冰鲜水产品、粮食、水果、食用水生动物、植物种苗相关的指定监管场地,扩大东盟优质农产品进口,以满足我国人民对优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积极利用国际经贸规则,在经贸合作中实现互惠互利。

打造数字经济丝绸之路,推动数字创新,拓展与东盟国家的数字经济合作空间。利用广西高校数字经济人才积极开拓东盟数字经济市场;发挥好中国—东盟信息港的作用,建设共商、共建、共享的数字经济平台,打造网络经济生态圈,扩大面向东盟的数字经济合作;建设好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使广西抢先享受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发展的红利。

共谋绿色经济发展,聚焦绿色合作,推动与东盟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围绕“双碳”目标扩大与东盟国家的绿色经济合作,共同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帮助老挝建设“东南亚蓄电池”,提升我国在东盟国家绿色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帮助经济相对落后的东盟国家完善充电桩基础设施,扩大对东盟的新能源汽车出口。

强化双向投资,优化投资环境,促进与东盟国家的投资往来。一方面,进一步优化国际营商环境,吸引更多来自东盟国家的投资,建设好面向东盟的国际金融开放门户,争取更多国际金融机构落户广西开展业务;另一方面,扩大面向东盟的国际投资,利用东盟市场和资源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经营能力,在国际合作中获取更多国内发展所需的国际合作红利。

深化人文合作交流,增进人文纽带,为与东盟国家开展经济合作夯实基础,通过人文合作交流推动经贸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以2024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为契机,巩固传统友谊,进一步深化文化、旅游、教育、体育等领域交流,推动全方位互利合作,促进多角度包容互鉴,提升人文交流的广度、深度和高度,促进中国—东盟民众相知相亲相融,推动各国民众交往交流交融。

中国与东盟应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共享全球商机,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建设和平家园、安宁家园、繁荣家园、美丽家园、友好家园,为维护合理国际分工和世界经贸正常秩序作出独特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南宁市委员会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地址:南宁市嘉宾路1号  邮编:530021  网站标识码:4501000031  电子邮箱:nnjrb@163.com

公安机关备案的国际联网备案号:45010302000015  桂ICP备19000947号  电话:0771-5520038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22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