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依法行政

南宁市金融工作办公室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3-03-01 09:05     来源:南宁市金融工作办公室个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的大力支持下,市金融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精心谋划,统筹推动落实我办法治建设各项工作。

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我办高度重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和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党员学习的重要内容,要求领导干部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依法推动各项金融工作提质增效。

(二)依法全面正确履行职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积极优化办事流程,推进“一窗受理”,依托广西政务一体化平台,对办事指南、一次性告知和申请材料等方面逐一优化,实现了政务审批“让群众跑0次”,提升群众满意度。2022年,我办在市民中心的政务窗口共受理并审批(审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各类事项153项,其中网上办件52件,占比33.99%,承诺办结时限比法定办结时限提速率达93.18%,高于全市提速75%的要求;进驻市民中心办理率、可网办率、全程网办率均达到100%,即办率达81.82%,所有指标均优于全市平均水平;我办牵头的获得信贷、保护投资者权益两个营商环境指标第三方评估均排全区第一。

(三)推动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重大行政决策有关规定及《南宁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均经过集体讨论决定。二是严格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健全法律顾问机制,聘请广西谦行律师事务所作为我办法律顾问单位,2022年,法律顾问为我办出具合同审核等法律意见书58件、信访件审核255件,参与出庭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案1件、出具行政诉讼答辩状1份,确保我办各项工作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四)强化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一是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日常监管制度。定期对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现场检查,对行政执法全过程进行记录,实现全过程留痕和可追溯管理,行政执法行为规范。二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深入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及时公开行政执法、权责清单事项、行政执法人员等内容。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

(五)着力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依法有效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突发事件,严格依法实施应急处置措施,加强金融风险防控,积极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网贷风险处置、信访化解等工作。一是建立健全防范非法集资工作机制。落实国务院《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在全区率先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率先出台非法集资可疑资金线索监测机制,协调“一行两局”加强对非法集资可疑资金的监测预警,全面提升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社会化、信息化水平。二是加强监测预警和常态化排查。充分发挥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作用,将全市13万余家企业纳入监测,将风险较高的企业转属地县区线下排查并定期通报排查情况,结合扫黑除恶和打击养老诈骗等专项行动,对重点行业和企业进行专项排查。

(六)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推动普法工作走深走实。

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责任制,持续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等法规的普法宣传,积极引导地方金融组织合法经营、诚信经营。2022年,通过“南宁处非专线”微信公众号发送540余篇推文,在南宁广播电视990新闻台金融栏目发表稿件100余篇,成立防范金融风险宣讲团、安排讲师宣讲5场次,持续宣传防范非法集资知识,提升群众法治素养。

(七)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公正文明执法。

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开展行政执法,每一次现场检查,执法人员都主动出示行政执法证件,表明身份;在出具相关执法文书时,都主动向企业告知出具事由、执法依据、权利和义务等内容;确保每项行政执法工作程序合法、规范,公开透明,保证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权威性。2022年共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地方交易场所等现场检查累计超260家(次)。

(八)加强执法业务培训,夯实执法队伍建设。

贯彻落实学法用法制度,按照全市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培训考试工作要求,按年度组织全体在职在编工作人员在网上进行学法和考试,课时达标率、参学率和考试合格率均达100%。共有13人获得行政执法资格,执法人员均实现“持证上岗”。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我办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严格落实《广西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主动带头,组织谋划,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法治工作的基本遵循,要求全办干部职工认真开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各环节工作。二是积极谋划、部署、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召开主任办公会专题听取2022年度市金融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组织制定《南宁市金融工作办公室2022年法治建设工作计划》,提出15条具体工作举措,始终坚持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大任务亲自督导。三是严格选人用人,抓好干部管理。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把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情况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四是依法全面履行职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2022年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5%,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与自治区持平;占全市GDP比重达12.5%,占比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6%,创历史新高;金融业税收占全市16.9%;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突破3万亿元,达到3.3万亿元,占全区39%;保费收入增长11.3%,增速在全国省会(直辖市)排名第一。南宁市自2019年以来连续4年获自治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良好金融秩序成效较好的地方”督查激励,自贸区南宁片区2022年金融创新指数在同批19个片区中排名第三。市金融办2022年12月荣获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第一届财税金融改革创新先进集体”以及“2022年第三十一批南宁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三、存在问题

2022年,我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良好成绩,但对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如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和规范化水平还需进一步加强。

四、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安排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贯彻落实《广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要求,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目标,聚焦重大部署、重要任务、重点工作,系统谋划2023年法治建设重点工作和目标,将法治建设工作计划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建立完善法治政府建设分工负责和责任落实机制。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结合《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最新要求,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抓好行政执法工作。抓住“关键少数”,加大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培训,落实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制度,增强执法人员专业素质和法律素养,提高执法队伍整体水平,积极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依法依职权开展地方金融领域行业监管,做好金融服务保障工作,始终坚持有法可依、有据可循。积极组织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规范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工作。

(三)落实普法责任,增强普法实效。结合实际和职能职责,制定年度普法计划,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做好涉金融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开展多样性的法治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暂无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中国共产党南宁市委员会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地址:南宁市嘉宾路1号  邮编:530021  网站标识码:4501000031  电子邮箱:nnjrb@163.com

公安机关备案的国际联网备案号:45010302000015  桂ICP备19000947号  电话:0771-5520038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22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