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解读回应 > 提案答复

南宁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关于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9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05-31 18:25     来源:南宁市金融工作办公室   

南金办函〔2022〕450号

覃俊杰代表:

您提出的《加大金融供给,提高服务乡村振兴力度》(第29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南宁市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您提出的加大金融供给,提高服务乡村振兴力度相关建议有积极的意义,我们非常赞同,结合您提出的建议,我市积极加强与驻邕金融机构的沟通合作,用好各项金融惠农政策,引导金融加大服务乡村振兴力度。

一、关于“给与政策引入有意义服务乡镇、乡村的金融机构开点布局,给予向乡镇投入资源大的银行机构更多政策支持,加快农村居民金融服务水平升级”的建议

南宁市以农村金融改革为抓手,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乡镇、乡村的投入,农村居民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非银行支付机构、担保、保险、银行机构下沉新设县域分支机构分别给予5万元到3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我市村镇银行实现县域全覆盖,广西北部湾银行、桂林银行在我市县域分支机构覆盖率达到100%,柳州银行覆盖率达83.33%。二是完善村级金融服务体系,按照“地方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我市各县区与辖区涉农金融机构合作在行政村设立了“三农金融服务室”,在农村地区布设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通过“银行网点+三农金融服务室+助农取款服务点”实现金融服务行政村的全覆盖。目前,南宁农村地区共建设三农金融服务室1300个、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普惠金融服务点)2034个,其中加载了电商功能的综合服务站达到374个,切实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是积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充实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如针对宾阳县和吉镇人口较少、与周边乡镇融合密切、机构运营成本高等导致基础金融服务薄弱的问题,指导农商行在该镇设立自助服务点并给予营运费奖励,由临近的农商行黎塘支行就近提供全面金融服务;同时引导桂林银行在和吉镇设立了4个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不断夯实薄弱地区基础金融服务。

二、关于“给与政策引入更多金融机构推出符合乡镇居民、农户的贷款品种,加大农村贷款市场的市场化力度,将城市中高效的金融服务模式引入乡村,实实在在提高居民获得服务水平”的建议

我市深化政银合作,在不断完善现有农村金融服务的同时,将更多的金融服务模式引进农村地区。一是积极引导商业银行推出符合乡镇居民、农户的贷款品种,下沉农村地区提供先进金融服务,如桂林银行推出“新农贷”“富农贷”“流水贷”“微链贷”等创新支农产品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并通过积极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已在南宁地区建立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700余个,服务网络覆盖64%的行政村。通过属地各级政府、村级集体经济与各银行乡镇网点、普惠金融服务点合作,用好用足“三农”金融产品,为当地农村一二三产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二是科技赋能提高乡村金融服务水平,结合数字乡村建设,在积极推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科技水平提升的同时,积极引导综合实力较强的商业银行通过网络科技加大乡村金融服务渠道的延伸拓展,不断拓宽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如农业银行大力推广乡村版掌银、聚合码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服务产品,积极为乡村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同时依托网络科技大力开展“惠农e贷”特色产业模式推广,实现“一县惠农e贷、一产业惠农e贷”, “惠农e贷”余额已达14.9亿元。

三、关于“加强产融结合模式推进,在县级及以下区域加强推进金融机构对整个产业集群融资,主动与有意向支持产业集群的金融机构对接数据信息,设计专项贷款产品,针对性扶植区域性优质产业,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的建议

我市通过“政银担”三方业务融合、深入广泛实施“桂惠贷”政策、开展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建档立卡”、试点推行“富民贷”,加强推进金融机构对整个产业集群融资工作,主动与有意向支持产业集群的金融机构对接数据信息,为县级及以下区域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贷款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一是试点推行“富民贷”。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部署,针对重点帮扶县内持续稳定经营的农户发展生产,国家乡村振兴局和中国农业银行推出一款“富民贷”农户小额信贷产品。该产品具有以户为单位发放、免抵押免担保等特点,最高20万元,最长5年期,利率不超过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并有政银风险补偿。我市在马山县推行试点基础上,将继续加大政策宣传,对符合贷款条件的贷款对象做到“应贷尽贷”,逐步拓宽贷款覆盖面。二是加强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产融合作。按照“收益共享、风险分担,优势互补、互利多赢、持续发展”的合作原则,南宁市政府与银行、融资担保机构、融资再担保机构合作共同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通过落实资本金补充、风险分担、代偿补偿、业务奖补、绩效考核等措施,积极发展“4321”、“4222”等多种形式的风险分担业务,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聚焦地方特色产业和涉农企业、农民融资需求,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推出“龙头保”“乡村振兴快贷保”“蔗担贷”“速贷保”,截至2022年4月末,南宁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与银行合作发放担保贷款33.26亿元,为企业降低融资担保成本约8000万元。三是加强与银行机构的产融合作,如针对蔗农扩大良种种植和“双高”基地建设资金需求,广西北部湾银行派出专营团队量身定制糖业专项金融服务方案,精准施策助力产业优化升级。针对甘蔗种植机械化转型,加大机耕、机种、机收全程机械化企业贷款支持;针对发展蔗糖循环经济,加大对蔗渣造纸、生物质能发电等糖业深加工项目支持,打造产业新生态。该行糖业贷款余额40.55亿元,糖业贷款利率低于全行对公贷款加权利率0.5个百分点,全方位支持和服务地方特色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搭建“政金企”对接平台,在乡村振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感谢您对我市金融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2年5月31日

(联系人:张著    联系电话:0771-5581925)


中国共产党南宁市委员会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地址:南宁市嘉宾路1号  邮编:530021  网站标识码:4501000031  电子邮箱:nnjrb@163.com

公安机关备案的国际联网备案号:45010302000015  桂ICP备19000947号  电话:0771-5520038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2209号